关注丨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——2021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大幕拉开
图1 新闻发布会现场
6月12日是2021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。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,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社会氛围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文化和旅游部将在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。5月27日,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。
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介绍了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、口号、重点活动及主要特点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介绍了“百年百艺·薪火相传”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活动安排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介绍了“云游非遗·影像展”活动内容。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欣介绍了京东平台“非遗购物节”活动安排。
图2 新闻发布会现场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颁布实施十周年。今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“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”,口号为“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”“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”,重点活动有五项。
一是“百年百艺·薪火相传”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。由文化和旅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将采用“1个主会场+5个分会场”模式,回顾中国传统工艺百年发展历程,全面展示和检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成果,展现传统工艺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。从6月12日至7月12日进行为期1个月的展示,向公众免费开放。
二是《非遗法》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、文化和旅游部将于6月1日召开《非遗法》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总结法律实施经验,推进《非遗法》深入实施。
三是非遗购物节。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商务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支持,阿里巴巴、京东、拼多多、唯品会、抖音、中国手艺网等平台将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提振社会消费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举办“非遗购物节”。各地也将在符合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举办线下“非遗购物节”,在A级旅游景区、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开展非遗技艺展示、产品展销等活动。
四是云游非遗·影像展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,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优酷、抖音、快手、哔哩哔哩、酷狗、微博8家网络平台共同举办“云游非遗·影像展”,汇集各类非遗影像资源进行公益性展播,让非遗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群众。
五是红色非遗资源寻访活动及革命故事、红色歌谣新书发布。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发出倡议,邀请各省(区、市)非遗保护协会开展红色非遗资源寻访活动。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8省(市)非遗保护协会将率先启动。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,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纂、出版《革命故事——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〉选编》和《红色歌谣——〈中国歌谣集成〉选编》。6月6日将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红色非遗资源寻访活动启动暨革命故事、红色歌谣新书发布仪式。
此外,今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系列活动还包括国家图书馆举办的“非遗讲座月”、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举办的“良辰美景2021非遗演出季”活动等。各省(区、市)也将组织开展各具特色、内容丰富的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。如江苏省将举办第四届中国(淮安)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、“里运河之夏”——红色经典戏曲展演、江苏省非遗购物节等活动;陕西省将举办“黄河记忆”非遗展、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戏曲会演、陕西省非遗购物节等活动;天津市将举办运河沿线33城非遗主题展、非遗短视频大赛、非遗市集等活动。据统计,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,今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全国各省(区、市)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线上、线下活动达4100多项。
今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以下几方面特点:
一是突出非遗保护的“人民性”,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我们党来自于人民,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。为人民而生,因人民而兴,始终同人民在一起,为人民利益而奋斗,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”。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,人民是非遗的持有者、传承者和受益者。非遗保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的导向。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,进一步增进文化自信,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。
二是聚焦乡村振兴,继续巩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成果。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。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,传统工艺等非遗发挥了独特优势,各地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,为助力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下一步继续做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,仍然要从传统工艺角度切入,扩大传承群体,增强项目传承活力,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。“非遗购物节”活动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发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。
三是注重《非遗法》宣传普及,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。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期间组织开展《非遗法》贯彻落实情况调研,召开《非遗法》实施十周年座谈会,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工作等,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,进一步提升《非遗法》的可见度、影响力。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《非遗法》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,开展普法宣传,一方面总结《非遗法》实施经验,提升非遗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,促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的开展,另一方面向群众传播非遗法律知识,普及非遗保护理念,扩大《非遗法》的受众面和影响力,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,参与非遗保护,共享保护成果。
图片:周奇
编辑:杜丽丽
审核:王福州
来源: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